隨著家長對孩子成長教育的重視
家長與老師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
但他們的交流多集中在
各類聊天軟件群聊
網絡虛擬身份具有迷惑性、隱蔽性的特點
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
近日,隆堯公安發布緊急預警
↓↓↓
此前,定州市、衡水市
也曾發出預警
還請各位教師、家長提高重視
嚴防此類案件發生
↓↓↓
定州
下面一些典型案例
教你識破
詐騙分子是如何潛入學校微信家長群
冒充班主任或老師以各種名義
(例如“班費”、“資料費”、
“課本費”等)
實施詐騙的
通過學生進微信群詐騙學生家長
日前,南充市順慶區某學校學生通過聊天軟件認識一陌生男子,男子以幫助該學生領取“和平精英”游戲裝備為由,在學生處騙取了該生所在班級的微信群二維碼。
4月26日上午6時20分許至8時20分,嫌疑人在班級微信群內通過冒用班主任微信昵稱、頭像等方式克隆班主任身份,在班級群內發布學校收取學習資料費的通知,并附上微信收款碼,18名家長先后被騙7200元。
通過學生家長進微信群
冒充班主任進行詐騙
此前,邯鄲市成安縣公安局接到報警,有人在微信家長群中冒充班主任,以繳資料費的名義收取費用,每人698元,有多名家長被騙。
辦案民警根據嫌疑人的原始微信昵稱進行逆向追蹤,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手機號、微信號等相關信息。
后經進一步工作,發現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劉某和文某有重大作案嫌疑。經聯系當地警方,劉某、文某被傳喚到案。
經查,犯罪嫌疑人劉某伙同文某通過網上搜索家長聊天群,從中搜集家長的手機號和班級信息,然后添加家長微信,冒充班級內的其他家長請求幫忙拉進班級群。
混入群后,嫌疑人將自己的微信頭像昵稱換成班主任的頭像昵稱,以班主任的名義發布虛假繳費信息,騙取16名家長共計1.1萬余元。
出現轉賬風險
仍有家長被騙
某學校一“家長群”中的班主任“姚老師”突然在群中發布消息,稱因學生成績下降,學校要求交學習資料費258元,要求每個家長盡快掃碼付款,并將掃碼截圖發群里。
事關孩子的學習,家長們很快響應起來,不到十分鐘的時間,盡管掃碼后有防范詐騙提示,還是有十多名家長掃碼轉賬。
警惕!課外班也現詐騙案件
近日,麗水一學校的英語學習群中出現了一條信息,發信息的人是英語老師林老師?!傲掷蠋煛北硎?,學校要收取198元的資料費,并讓家長們將紅包發在群內。
這位“林老師”用的頭像,和真的林老師一樣,就連群名備注也是一樣的,多位家長信以為真,立刻轉賬付款。
真的林老師出現后,馬上將“林老師”移出群聊,家長們這才發現自己上當了。
所幸的是,只有三位家長發了紅包被騙子領走,總計被騙金額594元。
警方提醒!家長一定注意!
不法分子如何混進班級群
1.搜索入群。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關鍵字,即可出現大量群名,可直接提交入群申請。
2.群名泄露。個別學校家長群管理松懈,班級群QQ號、微信二維碼、老師的微信號直接在網上公布,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。
3.信息泄露。學生家長不注意個人信息保護,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后,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/微信,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。
4.索要入群。不法分子放學時,偽裝成學生家長,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掃碼進群。
如何冒充班主任詐騙
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、昵稱、群備注等信息。只需下載頭像、復制昵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賬號,對群內學生家長迷惑性極強。有一名家長未做辨別交費,其他家長就會自然上當。
班主任不能及時發現
由于職業的特殊性,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,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。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、午休等時間段下手,利用老師的時間差,以致老師不能及時發現。接下來,不法分子就開始在群里套路騙錢了……
增強意識,遠離侵害
1.核查成員。對班級群成員進行核查,對身份存疑的立即清除出群。班主任開啟入群驗證功能,避免陌生人隨意入群。
2.身份辨別。如班主任在群內收費,先查看群內是否有兩個班主任頭像昵稱,如果有,基本可以確定是騙子。交費前可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核實,不要急于轉賬、匯款。
3.好友識別。添加好友時注意核實對方身份,申請加好友時的備注僅是參考,不可全信。
4.嚴格管理。家長不隨意向陌生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,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。
5.舉一反三。對生活和工作中加入的各種群提高警惕,發現可疑人員,防止類似案件發生。
主管主辦:河北省省直信息傳播中心 承辦運營:新媒體信息中心 www.homestaytraveller.com
地址:石家莊市裕華西路118號 | 監督電話:0311-87805806
版權所有 | 河北省省直信息傳播中心 河北信息中心
技術支持運營 | 河北新文廣網絡技術有限公司